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史学双壁指的是哪些)

2025-05-07 16:34 - 立有生活网

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

史学双璧是史学界对司马迁所著《史记》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合称。

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史学双壁指的是哪些)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史学双壁指的是哪些)


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史学双壁指的是哪些)


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史学双壁指的是哪些)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部编年体通史,在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被誉为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什么 被誉为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简单介绍

1、史学双璧是史学界对司马迁所著《史记》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合称。

2、《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被认为是一部的文学著作,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3、《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是历史上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丰富的历史事实。全书计二百九十四卷,另附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

史学双壁是哪两个

在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史称“史学双壁”。

一下为两书详细介绍:

史记

出身于史官世家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迫害之后,忍辱负重,发愤写作,完成了被后世推崇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史记》。

与孔子修编的《春秋》不同,《史记》是历史上部贯穿古今的纪传体通史,全书130卷,约52万余字,记载了从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为部分,计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按帝王的世序记叙了各代帝王的兴废和军事等天下大事。表,按世代年月排比并列了历史大事。书,对古代有关经济、文化、水利、天文、历法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世家,则是诸侯王的国别史和家族史。列传,为上各领域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传记。本纪、世家、列传,是《史记》的主体结构。因《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表现历史大事,故后人将这种体例叫做“纪传体”。

司马迁在《史记》中敢于冲破一些封建正统思想的樊篱,其远见卓识为后代史官所难以匹敌。司马迁运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自然和现象,反对神学思想,揭露迷信方术的昏庸愚妄,否定“天命”论。他注重于从经济上着眼来分析发展,把看成和自然界一样有规律可循。司马迁敢于正视历史现实,并不一味地为汉帝国,而是一针见血地批判汉朝帝王及官吏的本质。相反,司马迁却对陈胜、吴广等农民以及游侠、倡优、屠夫、卜祝等下层人物表现出极为同情的态度。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司马迁给予高度评价。因此,爱憎分明,热爱,是司马迁伟大人格的表现。

资治通鉴

与《史记》齐名的历史学著作,是北宋家司马光所撰的《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至公元959年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总共1362年的历史。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殚精竭虑,历时19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一,该书取材宏富,体大思精,凡一切与历史有关的编年史、别史、野史、奏议、传记、、诸子、碑碣、地理等等,都无所不去舍取和借鉴。《资治通鉴》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史记》,其宗旨在于为封建帝王提供治国安邦之道,思想博大精深。其二,该书方法进步,编撰严谨。《资治通鉴》先作丛目,再作长编,删改定稿,这种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的方法,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点。司马光摒弃孔子所创的《春秋》笔法,同时对历史上并存的几个政权并不区分正润,即正统与僭伪政权,而是根据各不同政权的实际功业来记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其三,该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司马光既继承了古代《左传》和《汉书》等编年体史书的优点,又吸收了纪传体史书的长处,使《资治通鉴》成为后代史学家仿效的楷模。

除《史记》与《资治通鉴》外,在泱泱中华的文明史上,各朝代都不断修纂正史,一脉相传的《二十四史》,篇幅浩繁,计有3516卷,近2000万字,其体系之完备周密,内容之博大精深,在世界史上。

司马迁的《史记》和谁的什么共称为“史学双壁”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称为“史学双壁”。

在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与《史记》齐名的历史学著作,是北宋家司马光所撰的《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至公元959年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总共1362年的历史。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殚精竭虑,历时19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一,该书取材宏富,体大思精,凡一切与历史有关的编年史、别史、野史、奏议、传记、、诸子、碑碣、地理等等,都无所不去舍取和借鉴。

《资治通鉴》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史记》,其宗旨在于为封建帝王提供治国安邦之道,思想博大精深。其二,该书方法进步,编撰严谨。《资治通鉴》先作丛目,再作长编,删改定稿,这种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的方法,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点。

司马光摒弃孔子所创的《春秋》笔法,同时对历史上并存的几个政权并不区分正润,即正统与僭伪政权,而是根据各不同政权的实际功业来记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其三,该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司马光既继承了古代《左传》和《汉书》等编年体史书的优点,又吸收了纪传体史书的长处,使《资治通鉴》成为后代史学家仿效的楷模。

扩展资料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

它的内容以、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的生活与斗争。

参考资料来源:

被誉为“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

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东汉班固著的《汉书》,前者为纪传体通史,后者为编年体断代史,分别开创了史学先河,被后人誉为“史学双璧”。

史学双璧

在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史通》,《文史通义》是我国史学的双壁

新鲜蚕豆的做法怎么样好吃 新鲜蚕豆的做法大

蚕豆怎么做的好吃 豆妈今天打算用蚕豆来做一道好吃又简单的懒人饭。蚕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还有不少微量元素以及B族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营养素,美味有营养。买来的新鲜蚕豆从豆···

自制30天自动浇花器 自制30天自动浇花器视频

三个月不在家怎么浇花? 2、然后,我们把水瓶的瓶盖给拧下来,把刚刚准备好的旧布条拿来,让布条穿过瓶盖,在瓶盖的内侧打一个结,确保把旧布条拉直了,不会从瓶盖口出去。如果瓶盖口太小···

机动战姬聚变wiki 机动战姬聚变wiki资料库

《机动战姬:聚变》专属武装装备模块介绍 《 机动战姬:聚变 》游戏中的专属武装装备模块是新上线的功能模板,相信还有很多小伙伴不是很清楚专属武装装备模块怎么样,下面我给大家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