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官城外柏森森 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锦官城指的是

2025-03-19 21:53 - 立有生活网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句中诗人要寻找的丞相是什么的祠堂?

“丞相祠堂何处寻”出自杜甫的七律《蜀相》:

锦官城外柏森森 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锦官城指的是锦官城外柏森森 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锦官城指的是


锦官城外柏森森 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锦官城指的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

从三顾茅庐,“出师未捷身先”等词语就可以看出,杜甫是在游览三国时期属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什么动物

黄鹂。根据查询相关息显示,结合当时的环境以及诗文的下几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以得出前文的动物也应该是黄鹂。该诗作者是杜甫,杜甫号少陵野老,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1.蜀相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频)

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

2.译文及注释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3.注释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的胜利就先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兵。

3.鉴赏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只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的叫声。

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三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分崩离析,流离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命运的美好憧憬。

诗的一联“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的惋惜。

4.《蜀相》一,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5.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什么意思?

释义: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出处:《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

解释: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锦官城外柏森森是什么意思?

"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意思是: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出处: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扩展资料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自安史之乱以来就一直颠沛流离的诗人杜甫到了成都。第二年(公元760年)春天,他满怀时事兴衰之感和对三国时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到“锦官城”(成都)西北郊拜谒了始建于晋代的庙。

祠庙前那株相传为“孔明手植”的巨柏,历经沧桑,遒劲挺拔;绿树丛中的黄鹂百啭千啼,自鸣得意。诗人面对年久失修,颓圮破败的祠堂,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和赫赫业绩,不由得触景生情,热泪满襟,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律《蜀相》。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之一,对于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词,又是挽歌。

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锦官城外柏森森 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锦官城指的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翻译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翻译: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蜀相

【作者】杜甫 【朝代】唐译文对照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锦官城外柏森森 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锦官城指的是


这首七律借赞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叹惋他的壮志未酬,抒发自己的怀抱。

联以古柏起兴,写出肃穆气氛;接着不急于叙事吊古,而“映阶碧草”两句写景文字,看似无关题旨,实则碧草自春、莺歌空好,“自”、“空”二字,使丽景化为凄凉,草色禽声蒙上了空落冷清的色彩,表现了名臣已逝荒庙空存的怅惘。第三联笔力最为沉雄简劲,“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十四个字,概括尽了诸葛一生的身世遇合与事业心愿,突出了匡时雄略、报国苦心。末联“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极为动人地吐露千古爱国志士的共同心声。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受投降派排斥,临终前曾大声吟诵这两句诗,三呼“过河”而。可见这样悲壮崇高的诗句,在人们心中燃起何等炽烈的火焰!

锦官城外柏森森 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锦官城指的是


【鉴赏要点】

[1]名句:“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2]借景抒情,借事抒情。[3]运用比兴手法写景。[4]托物言志。

关于斗破苍穹的视频 斗破苍穹视频片段

斗破苍穹 第四季高清视频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求百度网盘资源 截至2022年3月斗破苍穹动漫一共出了四季和三部特别篇。季于2017年1月7日播出共12集,第二季于2018年3月3日播出共12集,第三季于20···

蜜源你们真的挣钱了吗 蜜源这个平台合法吗?

您好,今天小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蜜源你们真的挣钱了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蜜源你们真的挣钱了吗 蜜源这个平台合法吗? 蜜源你们真的挣钱了吗 蜜源这···

2021年7月23日是什么节 2021年的7月23日是星期几

大家好我是小怡,2021年7月23日是什么节,关于2021年的7月23日是星期几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2021年1月节日一览1月2日(十一月十九) 日光菩萨圣诞日1月7日 (十一月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