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配合比规范_级配碎石配合比比例如何计算
2025-05-07 09:26 - 立有生活网
打混凝土梁,沙子、石子、水泥的比利各是多少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水泥的质量为1)。
级配碎石配合比规范_级配碎石配合比比例如何计算
级配碎石配合比规范_级配碎石配合比比例如何计算
级配碎石配合比规范_级配碎石配合比比例如何计算
所以,如果只是想简单了解,生活中简单的调制具备一定强度的混凝土,可以参考下面表格;如果真的涉及到受力的问题,一定要找专业人士经过计算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以免出现意外。
常用混凝土配合比:
C1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80 水泥:310 砂子:645 石子:1225 配合比为:0.58:1:2.081:3.952 砂率34.5% 水灰比:0.58
C2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粒径20mm 塔罗度35~50⑵施工放样及标高控制在准确测量出基准线后,在两侧的电缆沟上用墨线标出基层顶面标高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标高线,做为施工人员高程和松铺系数控制依据。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04 砂子:542 石子:1264 配合比为:0.47:1:1.342:3.129 砂率30% 水灰比:0.47
C2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63 砂子:489 石子:1258 配合比为:0.41:1:1.056:1.717砂率28% 水灰比:0.41
C3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500 砂子:479 石子:1231 配合比为:0.38:1:0.958:2.462 砂率28% 水灰比:0.38
要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来定。给你一个参考表:
水:水泥:砂:砾石
C20 180 :234 :816 :1020 ;
C25 180 :266 :810 :1018 ;
C30 180 :295 :771 :1012 ;
石子、沙子、水泥的比例是:3:2:1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是什么
(1)级配型集料可以用做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也可用做路基改善层。在排水良好的前提下,级配型集料可在不同气候区用于不同交通等级的道路上。在潮湿多雨地区使用级配型集料特别有利。水泥稳定碎石层的配合比
5:95(或者是6:94,或其他比例)即单位体积内,水泥与其他材料的重量比。其他材料,也就是“碎石”,按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碎石”包括为级配碎石和石屑,分别占“碎石”重量的52.9%和47.1%。但施工中肯定要经过试配。
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
水泥稳定碎石配比就是指的各组成材料的比例,即一立方水泥稳定碎石所需的材料数量,一般三相的体积并非一成不变,在建筑后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三相所占的体积将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终凝以后变化减少,表现为总体积和液相在减少,而气相却在增加。有水泥,水,碎石,矿物掺合料等。一般很少掺砂。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是指水泥,水,级配碎石,砂,粉煤灰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料,其中水泥,水,级配碎石,砂,粉煤灰各占多少,他是拌至混合料的一个参数。
水泥稳定碎石层是公路面层底部的垫层,配合比就是水泥的量,砂的量,碎石的量以及水的含量配合在一起相比较
混凝土配合比是怎么调整的?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所谓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隧道衬砌采用弹性防排水设计,在初期支护与二衬之间设防水板、土工布及环向、纵向软式透水管;路面基层采用15cm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作为透水层,使隧道内渗透水通过竖向渗流进入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进而渗流进入纵向碎石层,再进入纵向混凝土排水管排出。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x-ym-zn):y(1+m):z(1+n)。
1、设计要求:C30承台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坍落度120mm~160mm。
2、材料情况:华新P.O42.5水泥,fce(水泥的实际强度)=45.0;粗骨料:采用湖北阳新5~25mm及25~31.5mm的两种碎石进行搭配,组成5~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按5~25mm: 25~31.5mm=8: 2(重量比)的比例配制;细骨料:浠水巴河Ⅱ区中砂,Mx=2.7;外掺料:武汉青源Ⅱ级粉煤灰;外加剂:山西武鹏WP缓凝高效减水剂。
二、计算
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
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
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
水泥用量:mc0= mc×(1-16.5%)=270 kg。
粉煤灰用量:mf0= mc×16.5%×1.3=69.3kg。
减水剂用量:mFDN0=( mc0+ mf0)×1.7%=5.77 kg。
6、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则有:
mc0+ mf0+ ms0+ mg0+ mW0= mcp
得:细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
则混凝土配合比:mc0: ms0: mg0: mf0: mFDN0: mW0=270:757:1136:69.3:5.77:168
= 1 : 2.80:4.21:0.26:0.021:0.62
三、根据规定,水灰比比基准水灰比减少0.03,则水灰比w/c=0.49
1、单位水泥用量
mc=/w/c=168/0.49=343kg
2、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
水泥用量:mc1= mc×(1-16.5%)=286 kg。
粉煤灰用量:mf1= mc×16.5%×1.3=73.6kg。
减水剂用量:mFDN1=( mc1+ mf1)×1.7%=6.11 kg。
3、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39%,则有:
则混凝土配合比:mc1: ms1: mg1: mf1: mFDN1: mW0=286:730:1142:73.6:6.11:168
= 1 : 2.55:3.99:0.26:0.021:0.59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水泥的质量为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
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扩展资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3.混凝土应有良好的耐久性;
4. 在满足上述的要求时,尽量减少成本,增加效益。
2000年12月28日中华批准,于2001年4月1日起施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
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96)同时废止。
这次改标,主要是对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96)进行了修订。
参考资料:
打了70米的深井怎样才能回填20米
机井回填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
机械设备准备 主要有挖掘机、3T装载机、自卸车、手推车、耙子、夯实机、平头铁锹等。
材料准备泥结碎(砾)石 2.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和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的相关标准。5
(1)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配合比 材料名称 10-20mm 5-10mm 石屑 比例(%) 45 25 30 (2)粗砂 选用优质粗砂,含泥量按重量计≤2.0%,泥块含泥量按重量计≤1.0%。
机井回填方法如下:
(2)剩下的井段用粗砂回填,分层回填厚度不大于3m,且每回填3m需要灌清水一次。
(3)施工作业面往下500mm内的机井管道应予以割除,并应在原有机井孔的基础上每边扩孔1000mm。此范围内采用粗砂分层回填,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200mm,并采用人工夯实,夯夯相连,压实度不低于96%。
级配碎石如何计算掺配,计算法,图表法。求指教
设计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与大孔碎石混凝土的基本区别在于组分配合比和成型试件以上两种级配均为垫层级配。不同。大孔碎石混凝土配合比以混凝土强度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成型试件采用150×150×150mm试模,取28天强度作强度验证标准。而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配合比以设计强度为依据,同时达到排水要求,采用Ф150×150mm试模,成型试件取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试验作验证标准。1、选定筛分范围:根据设计要求筛分范围(或者规范)的粒径依次往下选定各单粒级集料;2、单粒级分析:将各单粒级集料按照全筛孔筛分;3、图表法:将各级集料筛分结果绘制到一个矩形的米格纸上,其要求筛分范围的中值为对角线,从大粒径集料往小粒径依次推算各集料用量(具体方法见试验教材);4、计算法:现在的试验资料软件都具备这个功能,只要在配合比设计中的混合料级配设计中选定范围,将单级集料筛分结果输入其中后,点击合成即可出各级料的掺配比例。
1、取试件样品
2、进行筛分,记录每级筛余量,计算筛余量所占百分比;
3、对照规定要求掺入不足的部分
如:
计算法和图表法老版的公路试验检测书上有较为详细阐述,需要耐心琢磨和计算。现在很少用这两种方法,一般用电脑EXCEL设置计算公式和图表,不断改变各档料的掺配比例进行合成,即方便又直观并且是一些规范中使用的计算方法。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是多少
砂砾 1.25通常没用采用“水泥:碎石:石屑:水=”这种方式来表达水泥稳定碎石的。
施工过程中选有代表性的点,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后停止碾压。碾压终止检测的压实度见表4.施工时要记录碾压遍数、松铺系数﹑碾压时间等,以便总结、提高。正确的5%水泥稳定碎石表达方式是:
1)水泥:集料=5:100,也就是水泥为集料质量的5%;
2)集料分为粗集料、细集料,粗集料通常称为碎石,细集料可以材料石屑或砂子。按照级配的不同,碎石:石屑(或者砂子)的比例不同。如果是骨架密实型,碎石:石屑(或者砂子)=78:22~68:32;如果是悬浮密实结构,比例为=71:29~51:49。
3)含水量要单独表示,通常在4%~10%,指的是水分占整个水泥+集料的质量比。
你这个问题比较笼统,水泥稳定碎石是级配碎石中外掺一量的水泥量的混合料。也就是说你们那里的碎石实际情况,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到的。所以各地的配合比略有不同。你想作为参考可以提供一个:
水泥剂量4.5%,
碎石掺配比例(以下均为重量除水泥外混合料的%):
碎石:0-5mm20% 5-10mm36 10-20mm20% 10-30mm24%
干密度是2.325g/cm3,
含水量5.8%,
就是每立方大约用110公斤水泥,混合料要求符合级配。
目前规范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对骨料含水状态是如何规定的?理论上又是怎样的?
这要看压实的程度和级配碎石密度(堆积密度和表覌密度),压实程度不同需要的放量也不同。1、设计要求:C30承台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坍落度120mm~160mm。
扩展资料:2、材料情况:华新P.O42.5水泥,fce=45.0;粗骨料:采用湖北阳新5~25mm及25~31.5mm的两种碎石进行搭配,组成5~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按5~25mm: 25~31.5mm=8: 2(重量比)的比例配制;细骨料:浠水巴河Ⅱ区中砂,Mx=2.7;外掺料:武汉青源Ⅱ级粉煤灰;外加剂:山西武鹏WP缓凝高效减水剂。
二、计算
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
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
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
水泥用量:mc0= mc×(1-16.5%)=270 kg。
粉煤灰用量:mf0= mc×16.5%×1.3=69.3kg。
减水剂用量:mFDN0=( mc0+ mf0)×1.7%=5.77 kg。
6、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则有:
mc0+ mf0+ ms0+ mg0+ mW0= mcp
得:细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
则混凝土配合比:mc0: ms0: mg0: mf0: mFDN0: mW0=270:757:1136:69.3:5.77:168
= 1 : 2.80:4.21:0.26:0.021:0.62
三、根据规定,水灰比比基准水灰比减少0.03,则水灰比w/c=0.49
1、单位水泥用量
mc=/w/c=168/0.49=343kg
2、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
水泥用量:mc1= mc×(1-16.5%)=286 kg。
粉煤灰用量:mf1= mc×16.5%×1.3=73.6kg。
减水剂用量:mFDN1=( mc1+ mf1)×1.7%=6.11 kg。
3、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39%,则有:
则混凝土配合比:mc1: ms1: mg1: mf1: mFDN1: mW0=286:730:1142:73.6:6.11:168
= 1 : 2.55:3.99:0.26:0.021:0.59[2]
1、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13页上面的表,因为现在都是大流动性混凝土,所以选表5.2.1-2.场缉摆垦肢旧扮驯堡沫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参考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13页上面的表,根据经验确定。
3、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单位用水量主要还是根据经验选取的。
参考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参考见《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中,3.0.2条规定。
理论上这样是可行的,骨料孔隙中有一部分水是不会参与水化反应的,即上述条款设置的含水率上限。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中,3.0.2条规定:……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中,3.0.2条规定:……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理论上这样是可行的,骨料孔隙中有一部分水是不会参与水化反应的,即上述条款设置的含水率上限。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中,3.0.2条规定:……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理论上这样是可行的,骨料孔隙中有一部分水是不会参与水化反应的,即上述条款设置的含水率上限。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中,3.0.2条规定:……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理论上这样是可行的,骨料孔隙中有一部分水是不会参与水化反应的,即上述条款设置的含水率上限。
各标号混凝土配比比例
按照国内砼技术规范要求,C10砼能达到每平方米承受1000吨(100万公斤)的重量,即便是C5也能达到100吨/平米(10万公斤/平米),这样的砼随便就能配制出来,根本用不着按C50砼要求配制。
所谓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x-ym-zn):y(1+m):z(1+n)。
配合比设计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
按照国内砼技术规范要求,C10砼能达到每平方米承受1000吨(100万公斤)的重量,即便是C5也能达到100吨/平米(10万公斤/平米),这样的砼随便就能配制出来,根本用不着按C50砼要求配制。
即便是C5也能达到50吨/平米(5万公斤/平米)补充:一般工程的C20砼配合比每盘用料:P32.5水泥50公斤;水27.5公斤;砂子106公斤;石子174公斤;折合大概体积比为——水泥1:水0.5:砂子2:石子1.55。
混凝土等级分为查C15、C20、C25、C30、C35、C40等C后面数字越大,强度越高。一般规范要求楼板混凝土不应低于C20,且不应高于C40,因为混凝土强度越高越脆。
混凝土是非均质的三相体,即固体、液体和气体。两种相接触的面称为界面,混凝土中界面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三相所占的体积大致为,固相占总体积的73%~84%、液相占15%~22%、气相占1%~5%。
主要是液相流失、蒸发和被固相所吸收造成。另外,三相的体积也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三相体积的改变是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混凝土产生终凝之前较为明显(即通常认为随行收缩,干燥收缩等引起的裂缝),但这种裂缝如果在浇筑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能够获得明显的控制效果。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就是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三相体体积的变化,通过试样将三相体得体积调整到比例。
参考资料来源:
按照国内砼技术规范要求,C10砼能达到每平方米承受1000吨(100万公斤)的重量,即便是C5也能达到100吨/平米(10万公斤/平米),这样的砼随便就能配制出来,根本用不着按C50砼要求配制。
即便是C5也能达到50吨/平米(5万公斤/平米)补充:一般工程的C20砼配合比每盘用料:P32.5水泥50公斤;水27.5公斤;砂子106公斤;石子174公斤;折合大概体积比为——水泥1:水0.5:砂子2:石子1.55。
混凝土等级分为查C15、C20、C25、C30、C35、C40等C后面数字越大,强度越高。一般规范要求楼板混凝土不应低于C20,且不应高于C40,因为混凝土强度越高越脆。
扩展资料
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四个阶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配合比计算、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实验配合比确定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选择混凝土各组分的配合比例。
参考资料来源:
混凝土拌合物三相所占的体积大致为,固相占总体积的73%~84%、液相占15%~22%、气相占1%~5%。
三相的体积并非一成不变,在建筑后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三相所占的体积将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终凝以后变化减少,表现为总体积和液相在减少,而气相却在增加,主要是液相流失、蒸发和被固相所吸收造成。
另外,三相的体积也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三相体积的改变是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混凝土产生终凝之前较为明显(即通常认为随行收缩,干燥收缩等引起的裂缝),但这种裂缝如果在浇筑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能够获得明显的控制效果。
配合比计算
1、设计要求:C30承台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坍落度120mm~160mm。
2、材料情况:华新P.O42.5水泥,fce(水泥的实际强度)=45.0;粗骨料:采用湖北阳新5~25mm及25~31.5mm的两种碎石进行搭配,组成5~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按5~25mm: 25~31.5mm=8: 2(重量比)的比例配制;
细骨料:浠水巴河Ⅱ区中砂,Mx=2.7;外掺料:武汉青源Ⅱ级粉煤灰;外加剂:山西武鹏WP缓凝高效减水剂。
二、计算
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
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
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
水泥用量:mc0= mc×(1-16.5%)=270 kg。
粉煤灰用量:mf0= mc×16.5%×1.3=69.3kg。
减水剂用量:mFDN0=( mc0+ mf0)×1.7%=5.77 kg。
6、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mso/(mso+mgo) ×=βs,则有:
mc0+ mf0+ ms0+ mg0+ mW0= mcp
得:细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
则混凝土配合比:mc0: ms0: mg0: mf0: mFDN0: mW0=270:757:1136:69.3:5.77:168
= 1 : 2.80:4.21:0.26:0.021:0.62
参考资料来源:
你好:混凝土标号:100 150 200 300 400 500 600 强度等级:C8 C13 C18 C23 C28 C38 C48 C58---------------------------C15 水泥330 砂子619 河石1315 水160 (27.5水泥)
C20 水泥330 砂子618 河石1315 水167 (32.5水泥)
C25 水泥390 砂子561 河石1309 水170 (32.5水泥)
C30 水泥430 耗子530 河石1309 水170 (32.5水泥)---------------------------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混凝土设计标号
水泥:砂:石:水(重量比)
塌落度
实测试块强度(平均)
C10
1:3.56:5.57:0.79
2~3(1)采用级配碎石回填至水面以上3米的位置。cm
15.7
C12
1:2.58:4 .39:0.61
3~4cm
26.9
C30
1:1.61:3.26:0.45
4~5cm
42.6
C40
1:1.08:2.65:0.37
4~5cm
50.1
换填级配碎石配合比是设计给的还是自己算的
4、单位水泥用量:mc=石灰粉煤灰碎石 1.92/w/c=168/0.52=323kg给的。级配碎石材料配合比,由具有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根据送检材料而制定,并给你,根据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级配碎石的配合比有明确规定,但由于各地的施工材料不一致,需要具有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根据送检材料,制作试件,从而得出配合比。
岩土工程师综合辅导: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基层
2、用水量要根据:粗骨料类型和粒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砂类型来定。-前言
一座位于黄土与不同石质相间、多变的地质地段的隧道,为顺利排除洞内水,将路面基层设计成排水结构,确保路面排水基层工程质量,是保证工后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泥混凝土面层排水基层 (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
仰拱填充C10片石混凝土凝土管和覆盖洁净1-2cm碎石层组成排水沟仰拱C25混凝土
隧道排水系统示意图1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基层的技术原理及特点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采用不含或少含4.75mm以下粒径的级配碎石,掺入一定比率的水泥组合而成。选用合理组分配比,提高透水基层承载力,并满足排水功能。其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等方面与一般路面基层相同。路面透水基层应具有承载能力强、排水效果好、适应性广的特点,在隧道工程中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1.1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基层的优点
(1)未经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在施工摊铺时易出现离析,在碾压时不易压实,尚且在施工机械作用下易出现推移变形;
(2)稳定连续级配碎石,比较密实,经水泥处治后渗透系数K<300m/d,不能满足排水设计规范;
(3)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即能满足排水要求,又能满足强度要求。
1.2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的排水和强度
(1)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的渗透系数控制在1000m/d~6000m/d之间,排水效果要满足排水设计要求;
(2)掺入一定比例水泥使集料混合均匀并在机械压实下,达到密实,无侧限强度要满足强度和承载能力要求。
2、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配合比
如何选择碎石级配,掺入多少水泥,才能满足基层承载、排水双重功能要求,至关重要。
2.1材料的选择
(1)水泥:应优选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小于6h,其它指标符合现行水泥标准;
(2)碎石:应选用洁净、坚硬的碎石,压碎值不应大于30%,粒径为20cm,且不得超过层厚的2/3, 4.75mm以下粒径含量不应大于10%,集料级配应满足透水性要求(渗透系数不得小于300m/d)
(3)水:饮用水或经检验合格的其它水源2.2组分配合比的选择进行组分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下列影响因素:根据设计透水系数(k=1200m/d),选择相应的级配碎石,碎石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标。
水泥、碎石按设计试配比例掺配后,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方法分别进行重型击型,求出ρ干max及含水量W值。
根据规范对基层压实度的要求(98%),确定试件的干容重ρ干=ρmax×0.98.已知含水量W,求出湿容重。已知试模体积得,计算试件质量。制取试件9或13个试件为一组。以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评选配合比指标。
(5)计算材料配合比及每m3混合料的水泥用量,已知:W值,n值; 计算水泥:碎石:水组合比例,再根据ρ干max计算每方用量。
3、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质量控制
3.1试验路段情况隧道路面基层厚15cm,水泥稳定碎石透水层透水系数要求≥300m/d,碎石粒径小于25mm,设计强度为4Mpa.
⑴主要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YZ18JC压路机和750L强制拌和机、6台1m3运输车,气夯一台,人工摊平。
⑵施工工艺:YZ18JC压路机静压一遍,微振四遍,静压一遍,要求碾压后无轮迹。
3.2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基层的质量控制
3.2.1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
⑴原材料及机械准备严格按试验室设计配比进行施工,现场控制好砂﹑碎石及水泥等原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拌和机,拌和能力不能低于750L.
⑶清扫杂物,安装排水管道在铺筑混合料前一定要清除原地面杂物、用清水把浮浊物清洗干净,将污水排出洞外,防止污水浸入中心排水沟。中心排水沟必须按设计把打好排水孔的预制混凝土圆管安装就位,管上用洁净的1-2cm的碎石覆盖。
3.2.2施工质量控制水泥实际用量应高于一、设计要求及材料情况设计用量的0.5~1.0%左右,含水量应大于含水量1~2%.为防止混合料离析,漏斗口应加串筒。
运输车辆将拌和好的混合料运到现场后,根据松铺厚度标线进行摊铺、整平,用三米直尺横向刮平,多推少补,挂线调整横坡。摊铺路段长度采用时间控制,一般控制在2h以内,根据拌和与运输能力,该项工程铺筑长度约15m左右。摊铺好一段碾压一段,碾压按着从两侧向中间的顺序,两轮相错1/3,用18T压路机稳压1-2遍,再微振3~4遍;在一段施工压实后,将横向施工缝切成平直缝,以便与后序路段施工衔接。
3.2.3工后质量检测⑴透水性对比试验在透水试验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参考沥青路面渗水试验实测渗透系数K,配合比相同,集料的级配不同对渗水系数及强度影响较大,特别是4.75mm一下含量最为突出。
⑵选100m作试验路段,按试验室式配选择配合比,混合料经搅拌、运输、摊铺整平、碾压后,用三米直尺检测平整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⑶在透水基层试验路段钻取4个Ф10×10cm圆柱体芯样,芯样完整性好,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4、结论
试验路段证明,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层,采用常规试验检测方法,施工机械设备投入不多,可降低工程造价,各项指标满足基层强度及透水性要求。在高速公路的隧道基层及其他有排水要求的基层中值得推广应用。
级配砂石和级配碎石有什么区别?各自的主要用途
细骨料ms1=730kg,粗骨料mg1=1142kg。级配砂石和级配碎石主要区别在于其中的集料。
人工级配是配合比是砾石(20mm-40mm):天然砂:水=9.11:4.97:3
级配碎石垫层应密实稳定,其粒径级配范围满2.各种路面材料松方干密度如下:单位:t/m3足下表:
种规定了所有颗粒直径均不能大于50mm,为了更好满足压实度,选用种!另外为了防止冻胀和湿软,应注意控制小于0.5mm细料的含量和塑性指数。在中湿和潮湿路段,用做沥青路面的垫层时,应在级配中加石灰,细料可适当增加,加入的石灰剂量占细料含量的8%--12%.目的在于增加垫层强度和稳定性。
级配砾石有时候用来做垫层叫做级配砂砾垫层,其级配砂砾要求颗粒尺寸在5--40mm之间,其中25--40mm含量不少于50%。
2、级配碎石的主要用途:
(2)级配型集料用做路面的不同层次或用于路面中的不同位置,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特性、材料的质量、气候条件、交通组成和交通量及每个、每个地区的使用经验。 拓展资料
一、级配碎石
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粒级集料组成的混合料,当其级配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时,称其为级配型集料。级配型集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碎砾石(碎石和砂砾的混合料,也常将砾石中的超尺寸颗粒砸碎后与砂砾一起组成碎砾石)和级配砾石(或称级配砂砾)。
粗、细碎石集料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密实级配要求时,称为级配碎石。级配碎石一般是由预先筛分成几个(如四个)大小不同粒级的碎石组配而成,也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成。
未筛分碎石只控制粒径(仅过一个规定筛孔的筛)后,由碎石机轧制的未经筛分的碎石料。石屑指碎石场孔径5mm筛下的筛余料,其实际颗粒组成常为0—10mm,并具有良好的级配。
缺乏石屑时,也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但其强度和稳定性不如添加石屑的级配碎石。也可以用颗粒组成合适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与未筛分碎石配合成级配碎砾石。
二、级配砂石
指砂子或石子的粒度(颗粒大小)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用来做基础或其他用途的混合材料,它的配比是根据具体的工程设计不同而有所别。
怎样做教师节贺卡_怎样做教师节贺卡简单又漂

教师节的贺卡怎么做好看又简单 3。贴在硬纸的表面,再粘上几朵花朵在侧边。 教师节的贺卡做好看又简单的方法如下: 怎样做教师节贺卡_怎样做教师节贺卡简单又漂亮 怎样做教师节贺卡_怎样做···
极乐净土 maria 极乐净土maria身高

2016网络歌曲排行榜前十是哪些? 问题十:跳过极乐净土的动漫人物 极乐净土只是一首歌,不是什么动漫的音乐。可能是因为初音天依阿绫等模型的舞蹈而红2016年。 1、《你在终点等我》 极乐净土···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方法

茶叶施用硝态氮肥与施用氨态氮肥的区别 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的肥料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对···